用單一相片捕捉日變夜的城市

好的點子永遠給人帶來驚喜。攝影師 Stephen Wilkes 有了新意念。他把相機架設妥當後,就在同一角度同一光圈下連續拍攝。懂得拍攝 Time Lapse 的朋友一定認為他在拍攝 Time Lapse,事實並非如此。Stephen Wilkes 希望在同一張相片中表達城市的日與夜,因此,他動輒拍攝十數小時。

Day to Night

Stephen Wilkes 用的相機是 4x5 底的中片幅數碼相機,擁有3千9百萬的像素。拍攝其間,Stephen 以手動的方式轉動鏡頭,由南至北,慢慢地轉動,完成一天一景的大作。期間,光圈被固定下來,不過朝早和晚間的光差分別相當大,Stephen 也須要控制曝光長短。

經過一天的努力,眼前是數百張未經處理的照片。再經過他和助手的後期製作,通常會剩下 30 至 50 張日與夜的相片。再透過 Photoshop,一張由朝早慢慢演變成晚間的照片便出現在大家眼前。這一系列的日與夜的照片便是 Stephan Wilkes 的「Day to Night」專案。
Day to Night
Day to Night
Day to Night
Day to Night

除了拍攝 Time Lapse 外,大家會否向 Stephen Wilkes 學習,來張香港的日與夜呢?


Source: Stephen Wilkes





其他文章

【618上海街】旺角百年唐樓活化過來的懷舊雜貨集中地

旺角又有一文青熱點,就是由市建局活化的唐樓,位於上海街 600 至 626 號,一共有 14 幢,而重建後的商場則名為「618上海街」。 這個保育計劃已於 2008 年展開,而這個活化項目,比許多工廈的重建來得更有意義。這段上海街擁有 10 幢 20 年代的騎樓式唐樓,這些戰前的唐樓全都是二級歷史建築;另外 4 幢則於戰後 60 年代建成。 可惜,最後只能保留那 10 幢戰前的唐樓,及支撐整列騎樓的 13 條麻石柱,就是那些畫滿廣告的方形支柱。

什麼是Crop Factor?

要了解什麼是Crop Factor,要先從感光元原的大小講起。在相同的焦距下,感光元件的大小會影響視角的大小。APS-C底片格式

Xerox審美程式:評相更公平?

如果要一個比較忠肯的評相方法,施樂(Xerox)還在測試階段的審美演算法可能是個答案。程式會先對照片進行分類,才進行審核

百年老鏡讓奧運選手回到過去

不少攝影師已替倫敦奧運會選手拍過照,有人拍得好,也有差的,但要拍得獨特就不容易了。洛杉磯時報攝影師則想到一個新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