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影片拍攝得更有趣

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連帶數碼錄影機也活躍起來,只因大部份的數碼相機都伴隨著影片拍攝的功能。現在,連單鏡數碼相機也能拍攝影片,要模仿電影的效果比以往容易十倍。

喜歡拍攝短片的話,單憑器材是不足夠的。不過若大家沒有先進的器材也不打緊,因為技術比儀器更重要,不竟我們不是器材黨。拍攝影片入門最好先選單簡單的優秀短片再進行觀察,欣賞及學習別人的拍攝技巧。

本文選了 Tal Moskovich 關於恐龍的短片,真的是條短片,短得只有三十八秒,不過卻有不少值得初學者學習的技巧。


1. 移動攝影機 (Truck)

即是由恐龍的腳部開始,慢慢地往上移動攝影機,而鏡頭是不動的。拍攝其他短片時,攝影機也可以由上而下,左到右,或右到左移動。穩定的上下Truck 動作一般都需要腳架,而左右的 Truck 通常會使用小型路軌,或者固定在玩具車上也行。
Truck

2. In / Out

運用淺景深慢慢地把焦點由一位主角轉移到另一位主角身上。
In / Out

3. 前景的運用

若果每個鏡頭都只有主角一和主角二,畫面將會變得單調乏味,偶爾配上不同的前景,可為影片生色不少,也可交代當前環境。
前景的運用

4. 黑影的運用

快速移動的黑影可以運用於動作片中,作為追逐場面的某一個 Shot,又或連接兩段影片之用。非常適用於動作片和恐怖片。
黑影的運用

5. 周圍的風吹草動

在戶外拍攝,除了主角外,周遭被風吹過的花草樹木同樣是可造之材,把這些看似無關痛癢的鏡頭加插在合適的位置,同樣有助說故事。
周圍的風吹草動

6. 局部特寫

把主角的某部份進行局部特寫,不但可以讓觀眾看得更多細節,還增加了拍攝的角度,令同一個主角看起來更生動。
局部特寫

7. 黑影的運用

除了以不同角度拍攝主角外,也可以給主角來個局部特寫,其實,主角的影子也足以交代情節。
黑影的運用

影片的精髓在於如何令影片看起來生動而不呆板。可有發現每個場面都只有數秒鐘?看過不少影片的單一場景拍攝得太久,尤其是 Time Lapse 類的影片,令觀察很快便失去興趣,因此,每個 Shot 剪輯成數秒鐘便足夠了。

現在就來觀看 Tal Moskovich 的短片《Raptor》。

Source: http://vimeo.com/talmoskovich





其他文章

金星凌日:過程比魚穫更珍貴

攝影真正的樂趣在於過程本身。有過程的魚穫,才有值得回味的地方。隨便拿起一張照片,也會想起當時的情景。攝影的樂趣就在此

遊記 :五嶽中的西嶽華山

說起「華山」,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不會陌生。有人會聯想到「華山派」,有人會想起「華山論劍」。不管怎樣,金庸筆下的武俠小說

稻城亞丁11 ● 折多山雪域

終於明白白色世界的可怕,當無色的天和地連在一起時,立體的世界頓時變成二度空間,難怪去過北極的人都說

夏至的「草莓月亮 / 士多啤梨月亮 (Strawberry Moon)」是什麼模樣?

今年的夏至,旁晚出外散步的話,應該會遇見半世紀難得一見的「夏至」巧遇「草莓月亮 / 士多啤梨月亮」的天文奇觀。 什麼是士多啤梨月亮(Strawberry M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