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攝影器材都支援 Super 35 影片格式了,到底什麼是 Super 35 呢?要了解 Super 35 格式,就要先回到膠卷(菲林)的年代。
35mm 菲林 / 膠卷
數碼照相機和數攝影機出現前,攝影師都是用同一尺寸的膠卷來記錄影像,甚至聲音(光學聲軌)。
拍攝硬照方面,最普及的膠片尺寸是 35mm (36 x 24mm),沒錯,即是市面最流行那款。
明明是 36mm x 24mm 的大小,為什麼把它叫作 35mm 底片呢?全因膠卷的闊度剛好是 35 毫米(下圖)。
而全片幅 (Full frame) 數碼相機的 CMOS 大小也跟隨了 35mm 格式的大小。
為什麼 35mm 底片又被稱為 135 底片呢?這個數字與膠片的長度或厚度無關,只是產品編號而已。
注意,35mm 和長度有關,因此,35 之後跟著一個 mm 為單位,而 135 之後則沒有。
膠卷: 橫豎擺放大不同
感光元件 CMOS 的位置是固定的,而膠片是會被卷動的。每拍一張照片,底片會被卷動 1 格(約 36mm)的距離,而電影則被卷動 24 格的距離(假設以 24fps 拍攝)。
底片可以是很長的。一筒 36 張的膠卷約長 1.6 米;而電影用的片盒卷裝膠卷的長度通常是 200呎、 400 呎或 1000 呎,如 FUJIFILM Reala 500D (305 米或 1000 呎)。
相機會把膠卷橫向卷動,而攝錄機則把膠卷縱向(垂直)卷動。膠卷橫豎擺放的差異決定了影像投射到底片的最大面積。
若果膠卷是被橫向拉動,最大高度被限制為 24mm,但長度不受限制。由於照片通常都是 3:2,所以長度為 36mm。
Lomography 的 Horizon Kompak 全景相機或 Spinner 360° 相機則利用了橫向闊度的自由,讓相機把 180 或 360 度全景畫面都記錄在底片上,長度是標準 35mm 的 2 及 4 倍左右。
相反,如果膠卷被垂直拉動,最大闊度被限制了,而高度則較寬容。
拍攝電影時,膠卷的闊度幾乎貼著齒孔,可用闊度比硬照底片多了 0.89mm,變成 24.89mm。
影片的 35mm 格式
拍攝影片,應該有聲有畫才對,是嗎?為此,35mm 底片的左邊位置被用來保存光學聲軌。
這項改變令到豎放膠片的最大可用闊度縮成 21.95mm,這就是 35mm 影片格式。
影片的 Super 35 格式
那麼,多了 Super 字樣的 Super 35 又是什麼呢?
先從背景說起吧!1982 年時,攝影師 Joe Dunton 籌備電影 Dance Craze 的拍攝時,大膽放棄了在底片上記錄光學聲軌,同時把鏡頭的投影置回中央,令影像能覆蓋光學聲軌的位置,並把底片可用的闊度增至 24.89mm。
這就是現今的 Super 35 格式,最大可以尺寸為 24.89 x 18.66mm (4:3)。
注意:雖然 Super 35 比 35mm 多了個「Super」字樣,但它的尺寸卻比硬照的 35mm 全片幅少得多(還記得橫豎擺放大不同嗎?)。
16:9 的 Super 35 影片格式
不過大多數攝錄器材都會把影片輸出成 16:9,實際用到的尺寸只有 24.89 x 14mm。
膠片是很昂貴的東西,為減少浪費,記錄 16:9 的影像時,只會用上 3 孔 (3-perf, perf 是 perforation 的簡寫) 而非 4 孔 (4-perf) 來記錄一格的影像。
Super 35 不等於 APS-C
APS-C 的尺寸為 23.6 x 15.6mm (Nikon、Sony) 或 22.2 x 14.8mm (Canon);16:9 的 APS-C 尺寸是 23.6 x 13.3mm (Nikon、Sony) 或 22.2 x 12.5mm (Canon)。
而 Super 35 (4:3) 的尺寸為 24.89 x 18.66mm,而 Super 35 (16:9) 的尺寸是 24.89 x 14mm。
只能說 Super 35 的尺寸接近於 APS-C。正確來說,比 APS-C 稍大一點。
Super 35 vs 全片幅 (FF) 影片拍攝
以前垂直擺放的膠卷限制了影像在底片的大小,Super 35 已經是最大的尺寸了。
如今都已是數碼年代,無論是拍攝硬照還是影片,感光元件 CMOS 都是橫放的。為什麼還創造個 Super 35 來?
第一、很多舊電影都以 Super 35 格式來拍攝,觀眾的腦袋都習慣了 Super 35 的視角透視和景深,這是所謂「電影感」的元素之一。
第二、專業攝影師手上還有許多價值不菲的 Super 35 鏡頭,如果拍攝器材支援 Super 35 尺寸的話,那些高質的電影鏡頭便能重見天日。
第三、4K 的尺寸只是 3840 x 2160 (UHD) 或 4096 x 2160 (DCI 4K) 像素,相當於 800 萬像素左右,全片幅相機大都遠超這個尺寸了,如 Sony A7 III 的像素已達 6000 x 4000,更莫說高像素型號如 Sony A7R III。
明顯地,FF CMOS 上的像素不可能全部用來輸出視頻,相機只能依其演算法縮小每幀影片至 4K 的尺寸。
高幀數令處理器在轉換過程中更吃力,以 60fps 影片為例,處理器要 1 秒對 60 幀影像進行縮小,比 30 fps 多了一倍的工作量。
再者,高像素對處理器也是致命的,把 7952 x 5304 像素縮成 4K 總比把 6000 x 4000 像素轉成 4K 來得吃力。
第四、如果直接把 FF CMOS 的中央部份作為 Super 35 的拍攝區域,相機便能點對點地把 CMOS 素像配到 4K 每一點的素像去。由於不涉及任何轉換,如 Pixel binning (4 像素合為 1),可減少莫爾效果和鋸齒等副作用。
到底我們應否以 Super 35 取代全片幅來拍攝影片呢?
一般相機用家都不會有 Super 35 鏡頭,因此,第一和第二點和大家無關。
至於第三點,這是相機廠商要應付的問題,如果相機支援 FF 4K@60fps,它就有能力輸出此規格的影片,用家不用擔心。
參考了很多影片,有 Super 35 比 FF 效果好的,也有 FF 比 Super 35 好的,視乎相機和型號而定,都只是些微的差異,但 Super 35 有
Crop Factor,即視角會被收窄,像 Zoom 近了似的。
小編平時都直接使用整塊全片幅 CMOS 來拍攝 4K 影片,只把 Super 35 模式當作 1.5 倍 Zoom 來使用,因它們的差異實在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