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法蘭距」 (Flange Focal Distance)?法蘭距 (FFD) 是指從鏡頭金屬接環到感光元件間的距離。既然牽涉到鏡頭接環,法蘭距當然只和「可更換鏡頭相機」有關。
不要把它和「鏡後距」(Back Focal Length) 混淆。鏡後距是指鏡頭最後一塊鏡與感光元件的距離。
相同接環系統下,相機及鏡頭的法蘭距都是相同的,但鏡後距則未必相同。
無反相機的法蘭距比單反的短
由於沒有了反光板,無反(又稱微單)相機可以變得更薄,直接縮減了法蘭距。
法蘭距的應用
上圖是福倫達 35mm f/1.4 鏡頭裝在 Sony Nex 5R 相機的樣子。
明白了法蘭距的定義後,便可把 A 牌的鏡頭套在 B 牌的相機上,但要先計算轉接環的長度。
以下是各大相機品牌的法蘭距:
品牌 | 接口 (Mount) | 法蘭距(mm) |
Nikon | F | 46.5 |
M42 | M42 | 45.46 |
Pentax | K | 45.46 |
Minolta, Sony | α / A | 44.5 |
Canon | EF | 44 |
Canon | EF-S | 44 |
Olympus, Panasonic | M4/3 | 38.58 |
Leica | M | 27.8 |
Canon | EF-M | 18 |
Sony | E | 18 |
Nikon | Nikon-1 | 17 |
Nikon | Z | 16 |
從上表可見,現今最短法蘭距的相機是 Nikon Z 系,而 Nikon Z 全片幅無反相機的專用接口。
舉例,使用的相機是 Sony A7 III,打算配上 Canon EF-Mount 70-200 f/2.8 USM 的鏡頭。
首先,要找出這兩組接環系統的法蘭距。
Sony E-Mount 的法蘭距為 18mm,而 Canon EF-Mount 的法蘭距為 44。
因此,接環所需的長度為 44mm - 18mm = 26mm。
法蘭距越短越好
法蘭距越短越好,此話何解?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鏡頭的法蘭距必須小於相機的法蘭距。
原因很簡單,相機的法蘭距比鏡頭短時,可以藉轉接環來增加相機的法蘭距。
相反,相機的法蘭距比鏡頭長時,相機的厚度是沒法被裁減,那支鏡頭便不能使用。
由此可見,法蘭距越短的機身,可以轉接的鏡頭數目則越多(假設找到合適的轉接環)。轉接上,除法蘭距外,還要處理接口大小和接合方法。
注意,即使找到合適的轉接環,照片成像也不一定無損,成像有可能被些微虛化。
到此為止,大家至少知道什麼鏡頭是沒可能配搭什麼相機了。這有助尋找老鏡和轉接環,以免找了某支老鏡好幾星期,到頭來才發現技術上根本不行。
為何使用老鏡?
以上假設大家會把不同品牌的鏡頭和相機互相配接。如一心只用原廠鏡頭,或為其而設的副廠鏡頭,那就沒必要計算法蘭距,因為接口和法蘭距必定和相機的一樣。
為何要使用老鏡?全都因為舊鏡的不完美。數十年前,光學的公式、製作的工藝、塗層的應用都不及現代的進步。結果,舊鏡多有偏色、不防炫光等問題。
諷刺地,這些缺憾卻成了老鏡的「味道」,深受文青攝影師的愛載。
總結
擁有較短法蘭距的相機,除可配接更多別家的鏡頭外,其實也可提升邊緣成像的畫質。光線行走的距離越短,擴散就越少,光線會更集中,成像更清晰。
還有,無反相機憑著較短的法蘭距,活化了不少舊鏡頭,讓老鏡們重見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