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元深度(Bit Depth)
了解位元深度(Bit Depth)前,先要明白位元(Bit)是什麼。位元(Bit)是電腦上存儲資料的最細單位,位元的值只可以是 0 或 1。
由於 1 位元只可以是 0 或 1,因此 1 位元只能標示 2 種顏色。而 2 位元,有 4 個組合,分別是 00、01、10 和 11,可代表 4 種顏色。
所謂的顏色不一定是可明確分辨的兩種顔色,如紅、藍;也可以是某種顏色的深淺色階,如灰階(深與淺只是簡化了的稱呼,電腦上,深淺都被準確地以數字表示)。
位元深度(Bit Depth)是以二進制的表達方式,可標示的最大顏色或色階數目。
相機與位元深度(Bit Depth)
一張數碼照片上,每一顆彩色像素(Color Pixel)都是三原色(紅、綠、藍)混合後的結果。
每種三原色(紅、綠、藍)的色階就是一條「通道」(Channel)。
它們可表達的深淺範圍取決於位元深度(Bit Depth)。
每條通道(Channel)的位元深度(Bit Depth)被稱為「bits per channel 或 bpc」(位元 / 通道)。
把每條通道(Channel)的位元(bit)數目加起來就是「bits per pixel 或 bpp」(位元 / 像素);位元總數可表示的最大值就是每個像素可呈現的最大顏色數目。
以三原色為例,「bits per pixel (bpp)」(位元 / 像素)是「bits per channel (bpc)」(位元 / 通道)的三倍。
一般的數碼相機,每條通道(Channel)都是 8 位元,可儲存 0 或 1 組成的 8 位數字(二進位數值)。
2 的 8 次方是 256,即是每種三原色可以有 256 層深淺變化。
每個像素都有紅、綠和藍三條通道,因此每個像素擁有 8 x 3 = 24 個位元(bits)。2 的 24 次方可代表 16,777,216 種顏色,也被稱為「真實色彩(True Colors)」。
如果每條通道(Channel)都是 10 位元(10-bit)的話,每條通道可表示 2
10 次方色階數目,而每個像素可表示的顏色數目就是 2
(3 x 10) 次方。
假設每個通道(Channel)都是 x 位元 (bits)。
通道(Channel)的最大色階數目 = 2
x
像素(Pixel)的最大顏色數目 = 2
3x
16 bpp 和 24 bpp 的分別不算很大;但少於 16 bpp,人類的眼睛便可輕易發現色帶(Banding)。
總之,通道(Channel)的位元(bits)數目越大,可表示的顏色則越多。
眼睛與位元深度
人類的眼睛只可分辨 1,000 萬種顏色,把所有零列出來即是 10,000,000,比 24 位元 (24-bit) 的 16,777,216 小。
既然 24 位元像素(等於 8-bit 通道 x 3)的影像已足夠有餘,為何我們還要追求 48-bit 像素(16-bit 通道)?影像後製的過程會破壞色階,多出來的資訊有助消除肉眼看得見的瑕疵,尤其色階的過渡。
大部份相機的 Bit Depth 都只去到 14-bit,所以 RAW 的通道都只有 14-bit。
如果相機的規格只標示「位元深度」(Bit Depth)是 14 位元 (14-bit),而沒有顯示 bpp 或 bpc 等單位,大家便要憑常識去判斷那個數值指的是「位元 / 像素」(bpp)還是「位元 / 通道」(bpc)。
由於現今相機的「位元 / 像素」(bpp)無可能是 14-bit 那麼小,我們知道它指的是「位元 / 通道」(bpc)。
注意,JPG / JPEG 檔案只支援 8-bit 通道(Channel),就算相機有 14-bit 的顏色通道,但存檔成 JPG 後,還是會變成 8-bit 通道的影像。
想以相機的最大位元深度(Bit Depth)保存影像,便要使用 RAW 檔。後製後,則以 TIFF 或 PSD 等圖像格式儲存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