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gram 和反差有關?

在數碼年代,人類欣賞相片的口味也改變了,漸漸地普遍人都愛上了較濃烈的味道,說得俗一點,就是大家都愛吃味精,味道淡一點的相片,大家會嫌太清淡,促使了攝影師們多放一點味精於相片中。

什麼是相片中的味精?味精主要成份是色素和反差,這篇文章主要針對反差這方面。要觀察反差的改變,除了憑視覺的感覺外,我們還可運用 Histogram 作出比較科學化的判斷,在此一再強調,攝影是一門藝術,要憑感覺加上工具的配合,修相或「執相」才能發揮得完美。


反差

什麼是反差?反差其實是指最光位和最暗位之間的明亮度差異。相片中,最光位和最暗位的明亮度相差越大,反差也越大;相反,最光位和最位之間的明亮差異較少,反差便越少。

如果能夠消化以上的理論,應該可以推斷 Histogram 的闊度和反差的關係 (如果忘記了什麼是 Histogram,請參考《什麼是 Histogram?》)。高反差暗示最光和最暗位在 Histogram 中相距越遠,那麼 Histogram 會顯得較寬闊,相片會顯得較有生氣;低反差意味 Histogram 中最左邊和最右邊的距離較接近,相片表現得較沉實,亮度變化較平。

有否留意高反差的相片除了令人更醒神外,也強化了相片的質感?下圖把之前兩幀相片的海浪放大,會發現高反差下,海浪的波紋更為突出和立體。為什麼高反差能使相片更為立體?那是因為立體感依靠的是光和影,光影之間對比越大,給人更凹凸的視覺效果。
高反差:更富立體感 低反差:立體感較弱

一般來說,未經加工和後製的相片,在陽光下,反差會較大,Histogram 也較寬闊;陰天裡,反差會較少,Histogram 一般會較狹窄。不過若相片同時出現大量的深色和淺色物件,就算在陰天下,也能出現高反差。

日陽下,因為光線變化大的原故,很容易做出高反差。 不過,物件之間的反光度和顏色的差異,同樣可以令相片在散射光下有高反差的特質。
靠陽光取得高反差 靠物件顏色差異獲得高反差
 

總括《什麼是 Histogram?》,《Histogram與曝光》和這一篇《Histogram 和反差有關?》,這幾篇文章告訴了我們 Histogram 如果組成,相片的光暗如何與 Histogram 對應,相片曝光是否正確,高光和黑暗位有否被裁走,Histogram 的闊度和反差的關係,及如何形成高反差,一切都與 Histogram 悉悉相關,可見認識 Histogram 的重要性。

相關文章:
1) 《什麼是 Histogram?
2) 《Histogram與曝光
3) 《Histogram 和反差有關?





其他文章

快門速度對影片有作用嗎?

過快的快門令影片變得不自然,缺乏了電影感,甚至給觀眾「跳格」、「硬崩崩」的感覺,不過很多人還是攪不清 1/1000 秒和

【攝影名詞】什麼是 HEVC / H.265?4K 影片真的需要 HEVC 嗎?

相機、手機,甚至電視都在談 4K 影片的拍攝與播放,可見未來 10 年都是 4K 影片的天下。4K UHD 的尺寸是 3840 x 2160,比高清 HD 的 1920 x 1080 大了 4 倍,佔用的存儲空間也順理成章多了 4 倍。意味下載和串流時,需要更多時間,或更大頻寬。如果希望佔用空間、下載時間及頻寬使用量都不變,便需用上新科技,高效視訊編碼 (HEVC) 便是為此而生。HEVC 的全寫是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也被稱為 H.265。

【Lightroom 教學】亮部(Highlights)、白色(Whites)與曝光度(Exposure)的分別,及陰影(Shadows)和黑色(Blacks)的不同

Lightroom「編輯相片」(Develop) 模組的基本 (Basic) 面板上, 最令用家混淆的概念就是「亮部」(Highlights) 與「白色」(Whites),只要掌握它們的差別,自然會明白「陰影」(Shadows) 與「黑色」(Blacks) 這一對的分別。

稻城亞丁3 ● 錦里(I)

一入古城門,第一眼看見的是「三顧園」,一面充滿了三國情的旗幟,正式打開了我們稻成亞丁十天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