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速度對影片有作用嗎?

如何拍攝 Time Lapse 影片》中提到,過快的快門令影片變得不自然,缺乏了電影感,甚至給觀眾「跳格」、「硬崩崩」的感覺,不過很多人還是攪不清 1/1000 秒和 1/60 秒在視覺上會出現什麼分別,由於看不出箇中的分別,有些人會認為無論 1/1000 或是 1/60,在影片裡都是相同的東西,誤會只要因應現場的光度,隨便設定一個快門便行了。

大家不要混淆快門速度 (Shutter Speed) 和幀率 (Frame Rate) ,快門速度是指拍攝每格影片時所用的快門速度,而 Frame Rate 是攝錄和播放影片時過片的速度,常用的 Frame Rate 有 24 Frames per second,fps (電影) 、25 fps (PAL)、30 fps (NTSC) 和高清年代的 60 fps。

攝影課堂裡,水滴是最常被用作示範快門的道具,相信它也是最能表達影片中,快門對影像的影響。謝謝cromozoneg13 於 Youtube 影片《Canon EOS 5D Mark II - Shutter Speed Demo》中, 利用水滴展示了 1/2000 和 1/60 快門速度,於影片播放中的分別。


1/2000 快門

大家可以留意 1/2000 的快門下,水珠掉下時,有種「 Lag」 的感覺 。

1/60 快門


於 1/60 快門下,水珠連在一起變成了線,不過這反而更像真實的情況。

既然以 1/2000 快門拍攝的影片那麼不真實, 1/2000 的快門速度是否沒有用武之地?因為影片的需要,高速快門也有它的用處,其中一項便是慢動作的重播。由於影片是慢速播放,流暢度此時變成了次要,而清晰度卻變得重要起來。





其他文章

牙膏形鉛筆刨

小時候,每位同學的鉛筆刨都是那麼原始,原始得連盛載鉛筆碎的裝置也沒有。 就是那份原始

用Photoshop模擬紅外線攝影

在紅外線 (Infrared) 的照片中,葉子呈現成白色,公園裡普通的兩排樹木,頓時變得像櫻花般吸引。可惜,紅外線攝影需要紅外線菲

豚王拉麵:豚、黑、赤、翠

拉麵終於來了!看到拉麵上黑漆漆的調味料,應該猜到這是黑王吧!黑王是何方神聖?那就真接引用店舖的官方答案吧!以豚王的湯底

【什麼是 Log 模式?】為什麼 LOG 風格的影片擁有更高動態範圍(HDR)?

攝影師都知道 RAW 檔保留了感光原件上的數據,也就是說 RAW 檔已盡可能保留了影像的細節。可惜,只有拍攝照片時,才可使用 RAW 檔。 拍攝影片時,並沒有 RAW 檔這回事。那麼,攝影師該如何保留更多影片的細節供後製之用?答案就是 LOG。